“两型社会”视角下湖北省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研究
刘旺霞①
摘 要:近年来湖北省文化产业发展讯速,但存在着与“两型社会”建设不一致的投融资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基于“两型社会”视角,运用问卷调研法、比较分析法以及规范与实证相结合法等在简述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发展中存在的政府主导投融资、投融资机制缺乏创新等投融资机制问题,进而探究其原因,最后提出营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完善投融资机制等对策。
关键词:“两型社会”;湖北省;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投融资环境
湖北省文化产业近年来发展比较迅速,对此已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关注,但已有研究仍然不够全面系统,也不够具体深入,而且缺乏投融资尤其是投融资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更缺乏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也缺乏相应的问卷调研。而这些对于湖北省文化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非常重要。“两型社会”是一种新的视角和模式,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本课题基于“两型社会”视角采用问卷调研法等方法对此进行系统研究就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根据研究的需要,本课题组成员于近期对湖北省代表性文化产业进行了题为“湖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及投融资机制”的抽样问卷调查。笔者拟基于“两型社会”视角并结合问卷调研在分析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的基础上对湖北省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机制方面的问题、原因及对策进行深入探讨。
一、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相关理论
投资指的是用资金、人力、知识产权等有价值的资产投入到某个企业、项目或经济活动,以获取经济回报的商业行为或过程。可分为实物投资、资本投资和证券投资。融资通常是指货币资金的持有者和需求者之间,直接或间接地进行资金融通的活动。而文化产业投融资是指为了发展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营利性产业而采取的各种各样筹集资金的行为。即经济主体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各种手段筹措资金与运用资金所进行的活动。其本质是对资金这种稀缺资源的配置过程[1]。
文化产业投融资具有高收益、高风险、投资回收期长的特点。当前,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呈现银行信贷产品快速推出、文化企业信托融资实现高速增长、上市融资成为优质文化企业逐步登陆资本市场的重要途径、以上市公司为主体的兼并重组加速明显、社会资本对文化产业投资热情高涨等特点。但是文化产业投融资中还存在融资渠道单一化、投融资主体结构不合理、银行信贷难、资本市场融资难、民间资本进入不畅等问题。
(二)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理论
产业投融资机制是指在特定体制背景下,根据投融资活动的实践,不断进行尝试、修正、发展和完善的一些带有制度性特征的措施和手段。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是指为了推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通过政府的直接投入或引导社会资本向文化产业领域流动的一系列政策与投融资措施。它是文化产业投融资活动的运行规律和手段的总称,它是文化资源实现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它主要包括文化产业资金的筹措方式、使用方式、投融资模式等。具体来看,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涵盖文化产业主体形成机制以及政策支持机制等两个方面。良好的投融资机制是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此外,投融资模式大致上分为传统政府投融资模式及市场化投融资模式。政府投融资的主体一般是地方政府或者是具备法人资格的国有独资企业代表政府去从事投融资活动的。政府投融资模式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政府财政出资和政府债务融资两类。市场化投融资是指企业以获取盈利为目的,依据企业项目或信用为基础,以商业贷款、发行债券股票等商业化融资为手段筹集资金并加以运用的金融活动。非国有公司制企业是市场化投融资的主体。
(一)政府在投融资中起主导,市场机制尚不完善
调研中发现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湖北省文化产业的投融资中,是政府而不是企业起主导作用,市场化机制尚未真正建立或者不完善。政府在其发展中充当运动员而不是裁判的角色,起着主导而不非引导作用。投融资过程中缺乏完善的市场机制与市场体系,市场未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市场机制尚不完善。政府缺乏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文化产业的系列政策与投融资措施,缺乏投融资主体形成机制,政府单打独斗,缺乏社会民间资本、金融资本以及国外资本的参与,投融资主体缺乏多样化。这些不仅不利于湖北省文化产业集群的健康稳定发展,而且与“两型社会”建设目标相背离。
(二)投融资机制缺乏创新
调研中,在涉及“您认为湖北省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时,认为是“投融资机制问题”的占49%以上,排在第一位。对于“您觉得文化产业的发展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个问题,回答为“投融资机制”的超过38%,居第二位。而关于“请问您所在的企业投融资机制和模式存在什么问题?”这一问题中,回答为 “投融资模式单一”、“投融资政策支持不足”、“投融资机制落后、缺乏创新”、“投融资市场混乱”的分别占27.1%、24.6%、18%、15.6%。从这些结果可以看出,湖北省文化产业存在着投融资机制方面的系列问题,与“两型社会”也不一致。
(三)缺乏政策支持机制及相应的配套
目前,湖北省文化产业发展中仍然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政策支持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而且缺乏投融资的相关配套措施。如湖北省文化产权交易体系、无形资产评估体系还很不完善,缺乏相应的评估、担保和风险补偿机制,导致文化资源与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对接困难。湖北省文化金融产品多元化不足,难以满足文化产业的融资需求。湖北省版权交易市场、艺术品交易市场等要素市场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未能发挥作用。此外,湖北省国有文化企业资产有相当一部分未能产生经济效益,国有文化资产在管理、流转、出让、交易等方面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这些都是其政策支持及配套缺乏的表现。
文化企业存在规模较小、无形资产比重大、评估与担保难、预期收益不确定、融资成本高、投融资风险大等特点与弱点,大多数文化企业达不到银行贷款等要求。而且大多数文化企业缺乏投融资意识和相应的能力,甚至不敢贷款。文化企业与银行等之间也缺乏交流,难以彼此信任和合作。文化产业的发展所需资金投入更多。而对湖北省来说,文化企业不仅具有上述特点与弱点,而且起步较晚,核心竞争力不强,抗风险能力较弱,从而投资者对企业的投资更谨慎。同时,文化企业存在内部管理不善、企业内部规章制度不健全、各部门人力财力等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而且,湖北省文化企业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科技含量低,在相关方面还停留在传统技术基础上,缺乏高新技术,与发达国家甚至国内其它区域之间存在较大技术差距,不仅影响其竞争力,还影响到文化产业投融资主体的经济利益,对集群的投融资产生不利影响。
(二)市场不健全,市场化程度不高
无论是湖北省还是其它区域,文化产业市场仍不健全,市场化程度都不高,市场未发挥其应用的作用,从而导致文化投融资过分依赖于政府,投资主体单一、民间资本与外资渠道不畅,影响社会资本进人文化产业,严重制约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如在资本市场上进行直接融资,是文化企业低成本融资的捷径。但资本市场体系不健全,且现行湖北省相关政策对文化企业直接上市融资有诸多限制,限制了大量中小文化企业及集群企业的上市融资。由于文化产业是一个相对特殊的行业领域,有特殊的行业监管政策,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受到比较严格的管制,贸然推进企业改制和上市,企业付出高昂代价的同时未必能得到满意的结果,因此能够上市融资的文化企业寥寥无几。
(三)政策支持体系缺乏,投融资体制机制不完善
文化产业政策支持体系的缺乏主要体现在:一是准入政策不完善。虽然国家有关文件指出“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在项目审批、资质认定、融资等方面与国有文化企业享有同等待遇”,但是从开放的领域来看,民间资本的进入还是存在诸多障碍,并未享有同等待遇。二是财政税收政策不完善。虽然财政税收政策不断向鼓励投融资主体进入文化产业领域的方向变革,但力度还不够,对投资者也没有足够的吸引力,不能有效地将民间社会资本引导到文化产业领域[2]。而且,在文化产业领域中甚至出现政府与民营资本争利的现象。一些高端的发展比较成熟的文化产品被政府牢牢地控制在手中,民间资本进入的一般是低端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体系的缺乏还体现在文化产业评估担保体系不健全、知识产权融资等相关制度缺乏、文化产业诚信体系建设不健全、信用中介服务机构不完善、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产品及创新工具严重缺乏等方面。此外,政策支持体系的缺乏还体现在产业政策、保险制度等的不完善方面。政策支持体系缺乏,投融资体制机制不完善,缺乏理想的投资环境和相应的引导机制,很难吸引民间和社会资本等投资于文化产业,从而导致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狭窄等系列问题。而且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投入也是明显不够的。
(四)文化产业投融资法律法规缺乏或不完善
目前,由于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尤其是文化产业投融资法律法规不完善,缺乏保障民营资本或外资进入文化产业权益的法律法规,民营资本和外资在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方面无法和国有资本处在同一地位;同时缺乏文化产业退出机制的法律保障,民营资本进入文化领域顾虑重重。而与文化产业发展相配套的法规、条例和规章制度更加缺乏。在文化产业的发展及投融资中,还缺乏“两型社会”建设理念、缺乏依法对失信行为进行严惩的相关法律法规,不能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和投融资环境,从而影响到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支持及可持续发展。
(一)提高文化企业自身素质,以投融资促进协调发展
应针对文化企业自身的弱点与问题提高其自身素质,如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加快文化数字化进程等方面。可以通过对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文化传媒企业的技术和装备的更新改造,推进文化产业对创新技术的应用,加快文化信息运作数字化进程,以确保文化产业能够在新的技术平台上保持更强的竞争力。以提高文化产业投融资客体即文化产品或服务的核心技术为重点,开发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竞争能力强、能形成产业规模的文化产品或服务项目,更好地满足群众需求。而且文化企业要进行管理制度等创新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与竞争能力。同时应按“两型社会”的建设要求来规范已经建成的文化产业,可在投融资政策等方面重点向符合“两型社会”要求的文化企业倾斜。同时,鉴于其发展不平衡问题, 在投融资政策及相关配套方面,应在继续发展湖北省现有优势文化行业和产业的同时,重点支持行业内发展处于弱势且有潜力的产业;在继续保持武汉市中心地位的同时,重点支持武汉市周边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武汉的增长极和辐射效应,最终带动整个湖北省文化产业协调、健康发展。
(二)完善市场机制,建立健全文化产业法律法规
市场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文化产业的投融资。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快市场快进程,健全资本等市场,完善市场机制,使市场在文化产业资源的配置及发展中最终起决定性作用。对于湖北省来说尤其重要。需要制定系列相关政策与措施。同时,建立健全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尤为重要。要制定和完善与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相配套的法规、条例和规章制度。具体包括制订合理的准入法规,继续扩大民间资本可以进入的领域;立法确立不同投融资主体平等的法律地位,确保不同投资主体的平等竞争;建立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规,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立法对失信行为、违反市场规则行为等进行严惩。规范完善的法律法规与优化的金融生态环境才能有效吸引外来资本、民营资本以及实力强大的金融机构等投融资湖北省文化产业,从而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规模相对较大,仅仅依靠政府投资是无法满足的,还需依靠个人、企业、民间以及国外等社会外部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因此,必须拓宽投融资渠道,引入市场机制,完善投融资体制和机制。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中提出,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继续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推动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降低社会资本进入门槛,允许参与对外出版、网络出版,允许以控股形式参与国有影视制作机构、文艺院团改制经营。支持各种形式小微文化企业发展。在坚持出版权、播出权特许经营前提下,允许制作和出版、制作和播出分开……。这为我们提供了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湖北省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放宽资本准入条件,改进投资政策,努力形成政府投入、企业资金、银行贷款、民间资本、证券融资、境外资金等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投入机制,拓宽经费来源渠道。鼓励和引导文化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通过银企合作、贷款贴息、融资担保,促进金融资本与文化资源对接[3]。可见,湖北省对于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机制等都作出了相关规定。如果此规划得以落实将有利于湖北省文化产业及集群投融资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完善, 有利于拓宽投融资渠道。当然还需制订许多配套措施,包括如何扶持湖北省文化产业及集群企业直接上市融资、如何实施对民营文化企业在投融资方面的政策倾斜、如何吸引外商投资湖北省文化产业、如何建立担保和风险补偿机制等措施。
(四)构建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营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
主要措施如下:一是完善准入政策。不断扩大开放的领域,减少社会民间资本进入的障碍。在这方面武汉市向社会资本敞开大门又有了新举措。2014年9月23日,武汉市发改委和工商联联合召开该市2014年鼓励社会投资项目推介会,推出了38个项目,涵盖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发展三大方面,项目总投资达1011.6亿元,吸引了50多家企业家和商会代表等参会。推介会强调,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投资和民营企业可以通过合作合资、直接建设、用地开发、股权并购、委托经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多种方式参与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其中社会发展类项目7项,总投资17.7亿元,包括武胜路中心书城等项目[4],为社会资本投向文化类企业开了大门,但规模还较小,范围也比较窄,还需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二是尽快制定专门针对文化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强化税收优惠的政策导向作用。通过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引导文化产业资本向文化产业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开发的地区流动,推动各区域文化产业平衡发展,并且促进国有资本统领、社会资本主导、外资为重要补充的多元化文化产业投融资格局的形成。三是要营造有利的投融资环境,完善文化产业的投融资体系。首先,要研究探索建立文化产业创业投资基金、文化产业风险投资基金等方式,以带动社会资本的有效聚集与整合,激发民间文化产业的发展动力与活力,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文化产业发展,逐步形成多元化、社会化、公共化的投融资服务体系。其次,建立文化产业投资风险评估和分摊机制,加强文化产业与金融机构、保险公司、产权交易和评估机构的合作机制建设,共同解决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资产评估、风险鉴定、知识产权及专利评估等问题。再次,通过发挥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支持作用,采取借壳上市、并购、资源重组等方式,培育和引进一批文化领域的战略投资者,促进文化产业链的扩展延伸和良性循环,为湖北文化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营造有利的金融环境[5]。四是积极推动文化产业诚信体系建设,规范发展信用中介服务机构,推荐信用度高的文化企业作为金融部门发放授信贷款的目标企业。五是进行产业政策、财税制度、保险制度等相关制度的创新。在财政方面,应建立新兴产业扶持机制,借助产业政策引导和调动社会资本参与文化产业发展,更好地满足文化企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叶铭江.HS经济开发区招商服务优化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张伟,周鲁柱.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基本对策[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6,(4):106-112.
[3]湖北省人民政府网. 湖北省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EB/OL].(2013-06-18).
http://www.hubeici.com/zcfg/201306/t20130618_7951_7.shtml.
[4]刘莉,别俐蓉等.武汉端出千亿大餐鼓励社会投资[N].楚天都市报.2014-9-24(A02).
[5]湖北文化产业网.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设迎新机遇[EB/OL].(2013-12-05 ).
http://www.hubeici.com/trz/201312/t20131225_29626.shtml.
注释:
①刘旺霞,女,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文化产业经济与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