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财税法学研究财税法学研究
欧雨祥等:财税政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初探
时间:2016-11-16 浏览:1025 来源:湖南省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 作者:研究会秘书处

财税政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初探

  欧雨祥    

 

内容摘要:发展文化产业对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增强国家软实力和综合国力具有特殊意义。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别形式的社会生产,其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支持。政府的介入、财税政策的准确采用能够极大地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如何运用财税政策保障措施推动我国文化事业改革,实现文化与产业的市场化有机融合,保护传统文化、促进现代文化产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本文探讨目的。

关键词:发展;文化产业 ;财税政策

 

引言

邓小平同志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在我国,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文化与市场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我国文化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仍很弱小,还需要扶持、发展壮大。充分运用财税优惠政策的支持、引导文化产业发展,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加快服务业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步骤;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大举措。为此,笔者就如何运用财税优惠政策引导、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作一些初浅的探讨。

 一、文化产业的定义、特征和现实价值

1、文化产业的含义。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它是人类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是对客观世界感性上的知识与经验的升华。

文化与产业的市场化结合,文化成为商品,就构成了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特殊的经济形态,影响着人民对文化产业的本质把握,不同国家从不同角度看文化产业有不同的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是: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这是从文化产品的工业标准化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角度进行界定。②20039月,我国文化部《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给文化产业首次进行了定义: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不同的国家对文化产业的定义与理解往往体现出了各自不同的解读视角与利益需求。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产业,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

2、文化产业的范围。文化产业是以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为主要活动,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作为目标,是指文化意义本身的创作与销售,狭义上包括文学艺术创作、音乐创作、摄影、舞蹈、工业设计与建筑设计。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已形成演出业、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网络文化业、图书报刊业、文物和艺术品业以及艺术培训业等行业门类。③可以说,凡是具有精神属性并与文化相关联的产业,都可以被归类为文化产业的范畴。

3、文化产业的特点。基于文化的差异,文化产业从产生之初便被深深地打上了民族属性的烙印。④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特殊的经济形态的结合,是一种特别形式的社会生产,担负着价值引领、以文化人的功能。发展文化产业对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增强中华文化凝聚力、创造力、竞争力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

4、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各个文化产业门类蓬勃发展,对促进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艺术生产力、增强文化单位活力,对繁荣和规范文化市场、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对丰富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改善人们的生活消费结构,对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开辟税源、推动第三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已经逐渐成为助推我国社会转型、促进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文化大国,但不是一个文化强国。新中国实行计划经济时期,我国一直致力于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不发达。可以说只有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产业。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文化体制改革正在进行中,特别是近几年来,各地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取得了明显成绩。主要表现是:

1、文化单位的产业意识明显增强,涌现出一批面向市场、创新发展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集团1979年,国内第一家音乐茶座出现在广州东方宾馆,由此拉开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序幕。在随后的改革开放30多年里,伴随着党的政策与政府相关规划的指导与扶持,我国文化产业兴起、发展与壮大,逐步实现了文化与产业的市场化结合。在200010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文化产业”的提法第一次明确使用,标志着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文化产品的交换价值开始得以显现。随后,在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中,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实现了分离,从而使文化与公益、文化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明确,进而拉开了“文化产业”规模性的市场化发展序幕。近些年来,我国文化产业的机构数量、竞争实力、人力资源等都有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如笔者所在的永州市,2013年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表明,我市有文化产业个体经营户4767户、文化产业法人单位1163家,其中规模以上文化产业企业45家。2014年,文化产业企业安排就业人员9万人,带动社会就业15万人,带动相关产业增收160亿元以上。

2、文化产业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党的十八大提出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通过发展新型的文化产业来提高整个文化产业的规模和集约化、专业化水平。近些年来,我国文化产业的经济总量等都有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已成为助推社会转型、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并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据统计,2012年,中国文化产业总产值突破4万亿元。再如永州市,2014年全市文化产业总产出近80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4.3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32亿元,增长7倍多,占GDP比重达到3.2%。文化与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的彩印包装业也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全市有一定规模的印刷企业已达112家,其中九恒条码公司和恒津包装公司两家文化企业,2015年的产值达到了20亿元。文化产业的地位明显提高。

3、文化的需求呈现新的发展趋势。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推进,我国社会对文化的需求呈现新的发展趋势:人们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意识更加自觉,更多关注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文化需求不断增长;文化与市场的结合更加紧密,多样化、多层次文化需求的实现更加依赖于市场;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文化消费选择更具自主性;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消费手段和方式更加科技化和现代化;国际文化交流更加频繁,文化领域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发展文化产业对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增强中华文化凝聚力、创造力、竞争力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我国文化产业面临着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拓展空间。

(二)目前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我国文化产业起步较晚。由于某些原因,与发达国家比,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我国文化产业依然处于起步、探索、培育、发展的初级阶段,还很弱小,发展环境还很脆弱。从整体上看,无论是产业规模、结构还是社会化、产业化的程度,都处于明显的弱势状态,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具体表现为:文化产业发展很不充分,总量规模偏小,市场机制不完善,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和效益都需要有一个较大的提高。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成因:一是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思想观念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二是经营性文化产业混同于公益性文化事业,脱离市场,缺乏活力。三是文化产业政策不完善,立法层次低,统计指标体系不健全,专门人才缺乏;文化产品科技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足,竞争能力不强。四是文化体制改革滞后,产业结构调整乏力,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低;部门分割、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现象严重,难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面对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新形势,要站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复兴中华民族文化的高度,增强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提高发展文化产业的自觉性。既清醒认识我国文化产业的现状及其问题,又充分看到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和有利条件。既善于学习经济领域改革的成功经验,又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有益成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面向市场,面向群众,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争取短时间内,使我国文化产业面貌有较大的变化。

三、发展文化产业的财税政策机制对策

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机制在文化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各个门类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形成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和有影响的文化品牌,建立一定规模的现代化文化产品生产、服务和销售网络,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文化产业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文化消费在日常消费中所占的比例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备的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形成比较发达的文化产品生产体系以及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新的增长点。⑦文化产品具有外部性、公共产品属性,以及文化产业作为一个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的行业所显示的特征,在市场存在缺陷的情况下,这种特殊性使财政政策介入成为有效理由。只要政府干预适当、财政政策设计得当,就能够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低成本地、有效地实现公共政策目标,进而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为了实现上述这个目标,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如下财税政策杠杆,实现对文化产业资金匮乏的引导扶持,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一)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主要来讲,就是要明确转变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模式。只有把这一问题搞清楚了,才能明确各自的职责,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积极作用和政府财税政策支持的着力点。文化产业普遍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因此,各国均根据自己的具体国情而形成了适合本民族的文化产业的主导模式。例如,美国为市场主导型,西欧为政府主导型,日本采用政府行政指导型,而韩国则是政府推动型。另外,在文化产业和政策领域,发达国家均有明晰的政策方向:美国主要是放松管制与对外扩张并举;英国是多元整合,务实发展;日本和韩国则是同样强调文化立国,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相比较而言,我国由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之下,文化产业发展的决策权完全集中在政府手中,导致了行政主体对文化市场过多过细的干涉,使市场丧失了自我调节的能力和竞争活力。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我国必须尽快转向“自发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发展模式,确立市场竞争机制的基础地位,并进一步寻求市场运行机制与政府干预之间的平衡点,在政府政策调控不破坏市场机制运行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避免自由市场的种种缺陷。⑧一是突出财税的公共属性,简政放权、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二是构建保障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制度体系和完善的法律服务体系。建立协调发展机制,完善文化产业相关配套制度。建立一个有序的、公平竞争的文化市场环境,弥补文化市场自由发展的种种缺陷。三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修正不可持续的支出政策,调整无效和低效支出,腾退重复和错位支出。四是确保政府产业政策可以顺应新时期意识形态的发展要求,继续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主导地位,充分利用政策的引导作用,避免行政强制手段的滥用。五是对于政府直接参与经营的文化产业,应破除垄断经营政策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基础上,采取更加灵活高效的经营模式。四是促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民族的也就是世界的。正因为文化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的特点,所以各地在发展文化产业时,选择发展的项目和发展重点时,要与文化的特殊性结合起来。同时,文化还要有载体,要与其他产业相结合,如旅游、印刷、绘画等结合起来发展。在发展现代文化的时候,还要注意保留、传承好传统文化。再则,必须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以及文化发展规律,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积极推进文化与市场经济、高新技术的结合,坚持市场建设和产业发展一起抓。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以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水平和增强我国文化产业整体实力为出发点,以文化企业为主体,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科技进步为手段,以政策法规为保障,调整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形成多渠道多元化投资、国有文化企业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二)创新投资方式,加大财政政策的支持力度,推动多领域多层次的文化产业建设。就是要组合运用各类财政政策工具,增强政策合力,放大政策效果。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应包括财政直接补贴和无偿补助(财政贴息)、政府性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发行国债和政府奖励等。一是创新经营性文化产业财政投入方式。继续采用项目补助、定向资助、出口奖励、财政贴息等政策措施,落实和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社会组织、机构、个人捐赠,引导我国文化产业推向国际市场。加强财政政策与产业政策等其他政策的协同配合。找准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明显短板,切实提高政策的精准性、指向性和实效性。充分运用市场化工具和手段,最大限度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产品提供,使财政支出保持在合理水平,将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确保财政的可持续性。完善财政资金投资模式,更好发挥产业投资引导基金撬动作用。二是设立文化专项扶持基金。财政要在预算安排中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和扶持引导基金。文化发展基金以行业培养为目标,促进文化产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文化专项扶持基金,以小额基金为主,加大对小微文化企业创业创新支持力度。主要针对中小型文化企业,对其起步初期起到一定的扶持作用。同时吸纳民间团体、企业和个人等文化进入文化产业,实现文化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三是强化质量和效益导向。更加注重支持投资有回报、产品有市场、企业有利润、当地有就业、政府有税收、环境有改善的企业和产业发展。用好财政这个“金边”信用,多渠道筹措低风险偏好社会资金,多用债券、政策性贷款和直接融资等工具,降低资金成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资金需求。

(三)加大税收政策的支持力度。要针对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制订切实可行的税收减免扶持政策,不断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快速发展。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应包括增值税、文化企业所得税等税种减免、优惠税率、税基式减免等。一是税种减免。如对有公益性的文化产业,可以免征增值税;对国家重点鼓励的文化产品出口和文化服务出口实行增值税零税率。二是税率优惠。如对从事文化产业支撑等领域的文化企业,按规定认定为高新技术文化企业的,其企业的所得税,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三是税基式减免。对符合条件优先发展的文化企业在缴纳增值税及所得税环节时采取税率优惠、税基减免等方式予以支持。如对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费用,允许按国家税法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等。

(四)做好文化产品的政府采购支持工作。一是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政府要对文化产业高看一等、厚爱一层,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引导,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领域的建设、运营和管理,对民间投资文化相关产业在立项审批、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评比表彰、申请专项资金、享受税收优惠、申报上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旅游)基地等方面,与国有企业享有同等待遇。积极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及时上报本级符合条件的PPP项目,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大众创业。鼓励民间资本以PPP等模式参与重大文化项目建设,构建政府与企业市场主体“利益共享”机制,形成政府与民企间伙伴式的合作关系,达到共赢的结果。对社会影响较好及符合发展方向的文化产业项目,可安排一定的奖励资金实施以奖代补,或给予补助、贴息等方面的扶持政策。二是深入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改革。政府仍要继续承担市场无法有效供给的“公益性文化产品”的责任。要将原来直接提供的一部分公共服务事项以及政府职能所需服务事项,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程序,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交由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和事业单位承担,并由政府支付相关费用,逐步从“办文化”转向“买文化”,以激活各类文化服务企业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文化的大发展与大繁荣。

(五)鼓励文化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鼓励文化企业自愿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引航企业有计划地持续增加研发投入,扩大文化经营企业自身的造血功能。财政要适当改革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财务管理规则,对文化经营企业提取的文化研发准备金产生的费用准许进入企业经营成本,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准予进行税前扣除。如可以鼓励规模以上企业每年从销售收入中提取3-5%作为研发准备金,税前按实际支出额进行加计扣除,并按其新增研发投入的10-15%给予奖励。

结语

胡锦涛曾经谈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面对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因此,各级文化部门要充分考虑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和经济不平衡性,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文化产业。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发展优势文化产业和特色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业经济高速增长。将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不断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全面提升文化产业软实力、文化产业竞争力和文化产业持续发展能力。不搞形式主义,不搞“一刀切”,不提过高的不切合实际的指标要求,把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具体政策措施认真落到实处。努力谱写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新篇章。


注释:

       ①欧雨祥,男,在职研究生,永州市财政局税政法规科科长、会计师职称。

        胡   钢,男,本科毕业,永州市财政局教科文科科长,会计师职称。

       文化产业、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访问日期:2016年9月23日。

       ③文化部:《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0394日。

       徐鹏:《我国文化产业振兴中的法律问题研究》,载《法学杂志》2013年第9期,第135页。

       ⑤徐鹏:《我国文化产业振兴中的法律问题研究》,载《法学杂志》2013年第9期,第136页。

       路春城:《基于问卷调查的我国文化产业财税政策效应分析》,载《经济研究参考》201619V-1期,第39页。

       ⑦文化部:《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0394日。

       徐鹏:《我国文化产业振兴中的法律问题研究》,载《法学杂志》2013年第9期,第138页。